杨氏被薛朗强逼着回去,可是她始终心有不甘。一回屋,便瘫坐在床上发呆,任由映岚替她整理梳洗一番,虽恢复了往日的模样。但是,脸色一直不太好。像她这般如此高傲强势之人,何时受过这等窝囊气?

    映岚按照薛朗的意思,收拾东西准备回京城。杨氏想不通,自己抱着满心欢喜回来,就是为了儿子的事。如今他的事还没个头绪,这就要灰溜溜的打道回府了,这可不像她雷厉风行,做事不服输的态度。

    一想起黎家那对母女她就恨得咬牙切齿,黎家那丫头表面看着纯良无害,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却一肚子坏水。她可不像儿子那般好骗,自己的眼光可毒着呢,看人一向不会出错,自然明白黎家那丫头是在故意伪装。这样的女子,儿子要是娶进门,指不定以后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不行,她坚决不能让这样的人进门。想到此,她全身充满了力量,一下子就从床沿上弹跳起来,看着忙前忙后收拾东西的映岚,沉声说道:“行了。映岚,别收拾了。”

    映岚听见她的话,乖巧的停下动作,站在床前。其实,映岚之所以能成为杨氏跟前的红人,不止生得一张巧嘴,还得乖巧懂事,会察言观色。作为当家主母,说的任何话,吩咐的任何事都是不容反驳的,他们做下人的只有服从。

    当薛朗依依不舍的告别九月回到家时,映岚却站在门口张望着,看见薛朗时,焦急的脸上立马松了一口气。

    她焦急走上前,毕恭毕敬的对薛朗说道:“大少爷,不好了,夫人的旧疾又患了。”

    薛朗一听,用怀疑的眼光看了一眼映岚。感受到薛朗精锐的目光,映岚低下了头。他微微叹息,开口问道:“找大夫看过了吗?”

    “回来之前,奴婢特意备了药,刚刚已经伺候夫人服下了,已经有所好转。不过,还是请大少爷去看看夫人吧。”

    薛朗朝门口望了一眼,见屋里还亮着灯,回头对映岚说道:“既然身子不舒服,就该早点休息。别再折腾了,明日还是早些回去吧,免得耽误了病情。”

    “可是,路途遥远,只怕夫人身子吃不消。还请大少爷允诺,让夫人多修养几日,待病情好转再走。”映岚边说边跪了下去,一副真心为主的模样。

    薛朗见跪在地上的映岚,心里充满了无奈,转身去了杨氏的房间。

    翌日清晨,薛朗有事,一早便出门去了。待薛朗一走,原本还躺在床上休息的杨氏,立马精神抖擞的起身了。

    江氏因为杨氏的事还在跟九月赌气,不过赌气归赌气,还是心疼自家闺女。江氏要上街去买东西,走之前还不忘为九月准备好吃的东西。

    母亲的体贴入微,让九月心里很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昨天说的话有些重了。母亲这样做,也是为了她,她不但不领情,还反过来指责母亲,估计没有哪个姑娘像她这般吧。

    她刚想开口向母亲道歉,谁知江氏提着篮子转身就出门去了。

    到了嘴边的话,就这样咽了回去,心里更加自责。然而,不远处的一处草堆后面,却站着一个人,望着江氏离开的背影,转身走开了。

    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又是百无聊赖的日子。于是,又拿出昨天没做完的女红,继续做。母亲的女红在当地可是出了名的,手艺堪比大富人家的绣娘。凡是见过的,无不为之称赞。农家闲暇之余,母亲便会绣一些手帕之类的,拿到集市上换了钱补贴家用。她的女红也是母亲一手教出来的,不说得到母亲的精髓,也算得到真传。有时候,她都为有这样精湛手艺的母亲,感到骄傲。

    此时,一阵陌生的脚步声从院子里传来。她放下女红,好奇的向门口张望一眼。爹和弟弟下地干活去了,娘上街了,薛朗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找她,那会是谁呢?沉思之间,脚步声渐渐靠近,九月居然生出一种莫名由的紧张感。

    很快,一阵敲门声响起。

    门被推开的那一刻,春日的阳光瞬间挤了进来,洒在门口之人的身上,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