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在出逃路上死去,秀郡主也莫名消失于西南一匪帮。七岁的王朝遗孤被陈家新家主从关外带回帝京,摇身一变成为元和皇帝第四子,赐名李旻,封雁北王。

    说起这四殿下,民间传言颇壮观。护国寺小沙弥中早有传言,此子回京可保帝君终生无虞。又有一云游道人称在南海边瞧见乌黑雨幕天光乍破,此后万雁归京之异象,寓意雁回遗珠还归,此乃四海归心万民和谐之征兆。更巧的是,原本焦灼于北蛮鏖战的玄铁营竟在短短几年内连取大胜,使得安定侯顾慎与长公主得以安居京城,迎来侯府嫡公子顾昀降世。

    时间慢慢来到元和二十一年,这是近年来难得的升平之世。隔岸水榭琵琶声停欲语迟,当今怀圣人仁恕之道,大宴文武百官及其命妇幼子。几声山呼万岁过后,老皇帝满面春风,身后牵着一位白衣稚子于上首坐下,头一回当着群臣之面,认下这位“生母不详”“来历不明”的四殿下。

    如何得宠、怎样尊贵,都能从此子在御座旁踱的那几步中得以窥见。一双薄情的眉目,万物都淡淡的,竟好似“自是天涯孤客”,天生就高居九重,没有丝毫背若芒刺局促不安感。袍角处的白金龙爪被风撩得高高翻起,小小年纪竟有种道骨仙风的从容雅度。只是,此时的天下臣民还未可知,自这少年初登历史舞台这一刻始,大梁王朝的命运将产生巨大的偏差,发生着那些翻天覆地又不为人知的变化……

    例如,当元和授予安定侯夫妇封赏之后,四殿下在众目睽睽中走出,在靠近长公主夫妇的时候,脸色终于有些变化。不过还是十多岁的小孩,也只顾着腼腆地抿抿嘴,比起之前的庄重自恃,更像是近乡情怯。

    “给公主请安。大帅与姑母回京,我心亦欢愉……仓促之间没准备什么好的给小公子,做了些小玩具当见面礼吧。”随即,他掏出一个小小的红木镶金箱子。打开一看,一堆精雕细琢的玉观音、玉如意、小玉佩,狮、象、麒麟、仙鹤等十二生肖之类都有,又从盒子里选出一个红朝阳似的护身符,弯下腰,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往长公主手里牵着的小公子手里塞。

    “这个是我求来的,给他带上吧。”

    嫡长子五岁,正是欢脱的年纪。脸甜嘴甜眼睛又伶俐,见到那一堆金玉满堂就叫哥哥好。

    长公主也笑:"这位就是四殿下吧,果然仪表非凡。总听皇兄念叨着,想见一见你呢。"

    搁旁边的顾慎倒是一皱眉,此皇子主动结交怕是当今的意思,也不知是个什么来头,倒是不卑不亢,夫妇两对视一眼,心下拿捏着也还了一礼,旁边的娃娃立刻有样学样,乖乖地向四殿下行礼。

    "公主谬赞。"四殿下微低着头,看上去十分谦虚。只是趁大人们见礼的工夫,又往顾小公子手里塞了个什么小小精致的机械鸟。

    “救我。”

    宫宴结束后顾家赖皮鬼死活不走。谁也不知道,最后顾大帅是以何种方法将黏在腿上的小壁虎扯开的。宫门下钥的太监都说从未听见过那般损肝伤肺的哭嚎。长公主看着那煞白小脸,松了口,“下周拜见皇祖母再来吧。”安定侯府的膝下独苗这才保住了。

    很快,顾昀与冤种小友沈易列出了十二种方法,又偷偷跑去繁华的街上。沈小公子大包小提,手里全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小荷包、小玩具、小点心啊,像乌龟背着大大的壳。而顾昀身穿一袭青兰小袍,足蹬绛红绒靴,两手插进袖笼里,吹着不成调的口哨,很辛苦,找调找得非常辛苦。

    “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你别管。”

    “欸!——”

    两小鬼头偷偷赶回侯府,正磨刀霍霍呢,却听见顾慎夫妇在堂厅内隐约的争论声。顾昀大概只听懂了几个词,“玄铁营太大”,“保不住”“皇帝起了疑心”,只在听到最后的时候,眼瞪得溜儿圆。哥哥,被宫里恶霸欺占的哥哥,叫李旻。

    年幼的孩子不知安定侯一系的大梁兵权,亦不知宫里风向巨变,只因那一句摸不着头尾的“救我”便牵动了心肺六腑,连爹娘都没告诉。只是谁也没想到,最终皆化作泡沫虚影。

    拜见皇祖母前夕,公主夫妇两口子自请前去北疆战场吃沙子,并把熟睡中的小崽子也强虏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