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网游>时间管理,一场逆天之旅 > 在卸责与承担之间挪移
    话说回来,不管是要选择逃避或是选择面对,终究都是个人的自由。如果有足够的心理强度,把责任的归属收回到自己身上,无论好坏,承认自己选择了生命中的所有决定,你可能会发现在那一瞬间可以省去很多对抗的力量,让自己过得更省力、省事,也更省时。

    之所以要强调「如果有足够的心理强度」,是因为责任是需要「承担」的,就意象上来说,「承担」这两个字的具象化便是在肩上扛起重量,没有足够强度的话,是会垮的。

    前面也说过了,就心理师的立场而言,在生活中要抱怨要宣泄情绪,都是正常而且健康的,抱怨别人、抱怨世界,其实就是把责任往外推,让自己轻松一点,这没什麽不对。我们对於那种老是要我们坚强一点、不要抱怨的人,已经非常反感了,「他们又没有真的面对过我所面对的,凭什麽讲那种g话?」这样想一点也没错。但如果这种「卸力」的情况太过头,一天到晚老是抱怨,Ga0得身边的朋友都渐渐跑光,可能就是另一种警讯了,有没有可能真的是自己「太没有肩膀」?是不是可以试着认真地看清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做了什麽选择(选择抱怨也是一种选择)、造成什麽影响?

    在实务工作上,处在老是抱怨和完全承担这两种极端的人,都会有点不健康,如何在这两个端点之间去找到一种平衡,是颇为重要的功课。回顾法兰可医师的故事,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解答:即使身处的情境再怎麽受迫、再怎麽烂,我不是造成这种烂情境的人,不用承担这个部分;我要知道的是为什麽我选择待在这里,这是我的自主意志,而且我也可以决定我要怎麽面对这样的处境,我的态度由我做主。

    不管是自主权被夺走一部分之後感到不爽,所以藉由拖延来声张自我,或是总Ai拖着拖着把决定权交给别人,有指示之後才愿意行动,其实核心的议题是一样的,都是要认清「自己是自己生活方式的决策者,所以无论如何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真要b较的话,作者认为前者的问题是b较小的,因为那样的人本身就b较想要拥有主控权,这对个T的生存而言是重要的,他们只要想想法兰可医师的故事,理解「人确实拥有绝对的选择自由,即使处境再烂也不例外。」那他们就可以省去很多为了夺回感觉上的主控权而使用拖延战术所浪费掉的时间,当然,同时也省掉了咒骂他人所花费的时间与JiNg力。

    反之,总Ai逃避责任、老Ai将决定权往外推、别人不说他就不动的这种人,会b较辛苦一点,承担责任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得多一点。这样的人必须T认到,即使他们害怕做主之後的结果不好,Ga0得自己很丢脸什麽的,所以总是有意无意地做一个听话的人,听话之後的发展如果很糟,就可以或明或暗地把责任推给主使者,说服自己或告诉别人说他只是奉命行事,这麽一来就可以降低罪恶感或减少别人可能的责怪。但是他们还是得T认到,终究是自己选择了「做一个听话的人」,所以後面衍伸出来的後果,其实自己也都有份;这种对於承担责任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强度如果强烈一点,在生活中就可以早点做出各种决定,省去很多等待别人给指令的时间了,当然,同时也省掉了抱怨他人所花费的时间与JiNg力。

    话说回来,前面提及的这些心理机转,要在短时间内做出调整,可能是b较费力的,毕竟理X上知道选择的自由与责任的归属是一回事,但在感X上的心甘情愿又是另一回事了。这种b较深入的议题可以慢慢调整,在日常的时间管理上,「善用本X」依然是最省时不费力的方式;问问自己的个X,是b较喜欢自己做主?还是b较喜欢听命行事?就像前面提过的创造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省力的环境一样,把自己放到那种情境之中吧。就像学校的小组作业或是公司的小组计画一样,发号施令的、使命必达的,把对的人放到对的位置上,可能就b较能够减少时间的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