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科幻>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我,圣杯 四
    本章副标题:博士论文答辩会的参加者们

    …………………………………………………

    “叮铃铃……”

    1921年4月29日,星期五上午。

    冬木市,冬木学院……不对,纽约市,纽约大学,副校长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特办公室。

    nyu的副校长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道:“我是詹姆斯,你是哪里……”

    他神情一肃,毕恭毕敬地道:“克拉克先生,很荣幸接到你的电话……”

    能让这位教育家态度这么恭敬,那么电话那头的“克拉克先生”自然就是约翰-贝茨-克拉克。

    还记得吗,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可是美利坚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

    他其实出生在英国,后来跟着父母来到了美国,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阿姆赫斯特学院(aherstcollege)。

    这个名字对一般赛里斯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不过这可是美利坚最好的文理学院或者称之为博雅学院之一。

    在全美文理学院的排名中,它仅次于美利坚最好的威廉姆斯学院(illiascollege)。

    和唐宝坤女士读的nyu文理学院一样,这家学院也是妥妥的贵族学校。

    在二十一世纪,阿姆赫斯特学院本科的一学年学费要四十万到五十万软妹币……不拿个全额奖学金,穷逼肯定是念不起的。

    在美国读完本科之后,克拉克又跑到了德国进修经济学。师从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卡尔-克尼斯。

    此君在西方经济学史上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赛里斯,他老人家都是成人自考当中的考点之一。单就这点而言,就知道克尼斯大师有多重要了。

    所以说,混学术圈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老师。

    也所以说,介绍经济学大师真的真的真的必须交代一下他们的师门。

    因吹斯听的是,在克拉克跟着克尼斯念研究班的1872年到1875年期间,奥地利学派三巨头中的欧根-冯-庞巴维克和弗里德里希-冯-维赛尔也来到了海德堡,成了克尼斯的学生。(笔者注:奥地利学派三巨头的简介可见第二卷第九章和第十章)

    因此就经济学派来说,卡尔-克尼斯虽然归属于德国历史学派,但是他的理论对奥地利和美国边际主义学派也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