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都市>[红楼]咸鱼女史升职记 > 第 13 章 赏人
    太后病了一场,到底伤了元气,接连三五天都没下来床。皇帝好像时隔多年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有个亲妈,每天下了朝就往慈宁宫报道,亲尝汤药什么的都是常事,光看行动来讲,是誓要向二十四孝看齐了。

    太后也配合,皇帝给的孝顺她就受着,皇帝不给她也不会要求什么。这样一来,反倒激起了皇帝更多的愧疚,珍宝补品像流水一样地搬往慈宁宫。虽然以往宫人们也没人敢慢待太后,但嫔妃们就未必了,尤其主管宫务的甄贵妃领头不搭理太后,嫔妃们惯会看人脸色的,自然对太后也热络不到哪里去。

    现在皇帝不知道抽了哪门子风,对太后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可不把这些紧跟甄贵妃脚步的嫔妃们闪到空里去了么?这几天宫里的瓷器折损得都比以前快了。

    庄妃倒是不慌不忙。之前甄贵妃对太后不敬,去慈宁宫请安也是马马虎虎,称病不去是常事。那时庄妃就觉得她太张扬了,不过两人平时井水不犯河水,后来出了三公主的事,她就更没有必要把这些话和敌人说了。细数皇帝后宫这些嫔妃,能从头到尾对太后保持恭敬的高位嫔妃,还真是没人能和她打上两回合。

    当然,即便论以往的表现没人能和她比,庄妃也依旧是谨慎的。太后病着的这些天,她每日礼佛的时间已经由原先的一刻钟升级成两刻钟。

    想起前两天陪五皇子妃烧经书时跪得久了,那来自地底的凉意顺着膝盖爬上来的感觉,云苓决定捣鼓一个发热型蒲团。

    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后世的过冬神器电暖宝、小太阳听起来是功能齐全,可庄妃作为统治阶级,冬天拥有的“神器”绝对不少。晚上睡觉时的汤婆子就不说了,单说白天,长春宫库房里精致小巧的手炉脚炉都够堆满一个多宝阁的。

    前面说了,长春宫的小佛堂是今年新建的,以往的冬天庄妃没有礼佛的习惯,长春宫里自然就没准备厚些的蒲团。这发热的蒲团,要是她不能抓紧做好,保证不超过一周就会有人跳出来为庄妃分忧了。

    云苓的做法很简单,她先是找内务府的人订制了一批龙眼大小的铜球,内务府当然不可能给她几个光溜溜的实心小球,而是按照传统,上刻诸如八宝花、如意等各种吉祥花纹。等内务府铸小球的这几天里,云苓重新做好了几个蒲团,在距离蒲团中心四分之三半径处开了两个直径不超过五厘米的小口,两个小口分别开在两边,隔着圆心相对。

    这样,等到庄妃礼佛的时候,她只要提前把铜球提前烧热,用钳子装到小号荷包里后塞进蒲团,然后把蒲团调好角度,庄妃就既能享受热热的蒲团又不会硌到啦。

    云苓的针线活在这个时代来讲真的很一般,好在做蒲团这种事,好手艺有好手艺的做法,针线活一般又有一般的做法。即使是只追求针脚平整,这个蒲团还是让云苓忙了三天。

    三天后,云苓捧着基本就位的蒲团去找庄妃献宝,惹得庄妃和姜嬷嬷连连感叹,“都说本宫疼她,这事事想着我的孩子,让本宫怎么能不疼呢?”说着又喊白沙,“本宫记得前些年内务府供上来一对满绿的翡翠贵妃镯,让你们收到库房里了。这些颜色鲜艳的东西就得小姑娘带才好看,你找出来,赏她。”

    有女史的身份在前面顶着,庄妃赏云苓都是用钗环首饰,从不和赏宫女似的直接拿金银锞子,这也是庄妃的另一种体贴。费心费力做这个蒲团的时候,云苓只是想着能在老板那里提高一下好感度就值了,没想到还有奖金。这可是意外之喜了。

    “那臣就偏了娘娘的好东西了。”云苓瞄到庄妃头上的友好度又增了一截,笑着谢过庄妃,就和白沙一起取东西去了。

    庄妃坐在上首看着云苓走远,坐在座位上不知道想了些什么。过了一会儿,脸上终于显出两份怅然,“阿姜,我看云苓真是个好孩子。”

    姜嬷嬷知道庄妃的想法,闻言笑道,“那就更需要娘娘为苗女史打算。这女子一辈子不都求个良缘吗?娘娘的眼光一向好,到时候苗女史还不得谢遍满天神佛让她遇见娘娘哟!”

    庄妃轻轻笑了一下,刚要说话,就见白沙从外面进来冲她使了个眼色,于是将原本要出口的话咽了下去,只顺着姜嬷嬷的话道,“也对。到时候一定要给云苓挑一个相貌堂堂、斯文俊秀的好儿郎。”

    耳听的外面忽然有人高声笑道,“什么相貌堂堂、斯文俊秀?别家的儿子再怎么有本事还能比咱家的儿子强不成?”

    姜嬷嬷一惊,能够对众皇子称“咱家儿子”的,除了皇帝,可就只有皇后了。

    庄妃恍然不觉的样子,站起身嗔怪道,“皇上来长春宫怎么也不让人先通报一声,倒让臣妾没能出去迎您,是臣妾的罪过了。”她口里说着请罪的话,一双眼睛却极温柔地看向皇帝,里面蕴藏着浓浓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