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修真>大明的工业革命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带太子去见识人间疾苦
    朱舜只在家里待了几天,就带人赶往了京城,找到了太子朱慈烺。

    詹事府不知何时修筑了一座小湖,一条小沙洲漫延而去,一直延伸到湖心。

    白色细沙上。

    太子朱慈烺站在湖心,正在大声背诵诗词:“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朱舜沿着水泥小路走过来的时候,距离比较远,没有听见太子朱慈烺在说些什么。

    当他站在湖边的雕栏旁边,隐隐约约的听见了太子朱慈烺的声音,嘴角忍不住扯了扯。

    沁园春。

    太子朱慈烺每天清晨都要背诵几遍伟人的诗词,他从未见过这么大气磅礴,这么意境高远,这么直击人心的诗词。

    刚刚念到兴头上,余光瞥见先生朱舜过来了,只能意犹未尽的暂时放弃了背诵,从营造的小沙洲上走了过去。

    立冬过后,天气比较寒冷,太子朱慈烺居然穿的比朱舜还要单薄,说是为了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性。

    朱舜提点过太子朱慈烺几次,见他一定要坚持这个习惯也就没去阻拦,平静道:“走吧,咱们出去一趟,带你见识什么叫做吃苦。”

    太子朱慈烺听到要体察民情了,心里不免有了一丝兴奋,比朱舜还要着急的说道:“先生,那咱们赶快走吧。”

    朱舜点了点,带着太子朱慈烺离开了詹事府。

    养济院。

    养济院胡同。

    这条胡同因为有一座养济院而得名,居住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底层老百姓,城廓都不比乡野还能种些粮食自给自足。

    城廓都的老百姓一切都要用银子买,尤其是烧火的柴薪,乡野老百姓还能割些野草晒干了当柴薪,城廓都老百姓也只能买了。

    好在自从工业派给只给老百姓提供一些价钱低廉的棉条以后,顺天府的手工纺织大为兴盛,城廓都老百姓的日子渐渐好了很多。

    不仅买的起平时所用的柴米,就连货郎卖的酱菜都能买上一些了,嘴里终于不再是寡淡的没有任何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