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评书家所言,但凡大将策马所至之地,必有绣着姓氏的大纛旗紧紧相随,以便三军将士知道该服从哪里的指挥。但现实中松井石根出阵的时候并没有打出写着“松井”俩字的大旗,朝香宫鸠彦王也没有亮出带着日本皇室菊花标志的纹章——就没有人用这种方式告诉瀛洲队“我们在这里,快向这里开炮”。所以瀛洲队发现向雨花台进攻的日本兵数量大增,发现日本兵的进攻方向迅速从正北扩大到西北和东北之后,尽管知道有高级军官在指挥战斗,却不知道对方的最高指挥官究竟是谁,不知道对方的司令部就在城墙上。

    崔婺华、卡普兰和转业兵只能分工协作,转业兵主要负责西北方向,卡普兰防守东北方向,正北方向由崔婺华一人担当。转业兵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却参加过部队的实战演习,用过(机)枪。现在他手上这挺(机)枪比当年的部队里配备的射程更远,射速更快,转业兵用得得心应手。卡普兰的雇佣兵生涯中倒不曾遇到需要用(机)枪的任务,但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他很容易判断出哪里的敌人最需要给予打击,能及时调整射击方向。崔婺华也知道(机)枪要不停地调整枪口,形成扇形扫射面,才能发挥这种武器的最大威力。可是当敌人从山下源源不断地涌来的时候,如何找出最可能构成威胁的敌人并将其消灭,理论和实践此时有了距离。转业兵和卡普兰不得不“抽空”帮助崔婺华,以确保正北方向不被日军率先突破。

    三挺(机)枪的杀伤效力完全不同!这种状态被日本军官们看在眼里,也被日本狙击手们看在眼里。狙击手的目标不是简简单单的“每一发子弹都能消灭一个敌人”,他们要让自己射出的每一枪都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敌军的战斗力。没有一个狙击手将枪口对准崔婺华,尽管这么做似乎能从中间撕开瀛洲队的防线。

    最先开枪的狙击手埋伏在城墙西南角,(子)弹从他的狙击(步)枪里飞出,越过战场,准确地命中转业兵的头部。本可以将转业兵置于死地的一枪被防弹头盔挡住了,头盔由“主神”空间出品,专为阻挡21世纪的(子)弹而设计。1937年的狙击(步)枪弹速远逊于21世纪同类产品,崔婺华友情赞助的头盔成功地缓解了大部分冲击力,救了转业兵的性命。但是转业兵仍然感觉到头部被重击一下,不待他有所动作,另一颗(子)弹从东北方呼啸而至,无视崔婺华和卡普兰的存在,重重地撞在转业兵的头盔上。

    一颗又一颗(子)弹从不同的角度飞来!所有的狙击手都开了枪,所有的枪口都对准了转业兵,所有的(子)弹都打中了转业兵!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再好的防弹头盔也经受不住这样的连续打击,瀛洲队也不能损失转业兵这个主要战斗力。

    “打掉他们的狙击手!”转业兵趁着(子)弹到来的间隙大喊。他现在不想再听崔婺华这个老兵指挥,再这么下去他就得留在这个时空做无名烈士了!他并未索要狙击(步)枪,显然没有改行的打算,喊这么一声是为了指导三名队友的行动。

    “你去狙击,这边交给我。”同样是重要火力手的卡普兰也不可能临时改行,李萧毅又不能承担这个任务,只有崔婺华来客串狙击手。

    崔婺华将手里的(机)枪换成狙击(步)枪,她先朝西南方向看去,没有发现狙击手的踪影。再转头朝东南方,正在寻找时,又一颗子弹从西南方向打中转业兵,撞在头盔上发出沉闷的一声。

    “冷静!不要被他们牵制!”转业兵强忍着眩晕的感觉大喊。

    崔婺华停止掉头的动作,继续将枪口向东北方向移动。光华门一带的废墟很有利于狙击手躲藏,不过这个时空的狙击(步)枪的射程恐怕没有这么远罢?

    “我看见那边城墙上有人!”卡普兰一直关注的就是这个方向。

    崔婺华继续移动瞄

    准镜,光华门往东,月牙湖的转弯之处,那一段城墙上确实有人活动。崔婺华调整瞄准镜,让视野变得更加清晰,墙上人的面容出现在眼前。“呜呼呀!”崔婺华一声感叹。

    卡普兰和转业兵听出她的声音只有惊讶没有惊恐,几乎同时开口:“看见什么人了?”“看见什么东西了?”

    “不是东西,我看见朝香宫鸠彦王了。”感觉两人对朝香宫鸠彦王都不是很了解,崔婺华继续说道,“他是日本中将,现任天皇的姑父,大屠杀的命令就是他下的……”

    “那还不快干掉他!先别理那些狙击手!”不待崔婺华说完,转业兵已经等不及了。

    当然要干掉他!崔婺华只是惊讶,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王和谷寿夫怎么会一起出现在城头上。作为一支军队的统帅,他们完全不需要亲临战场,想了解什么情况,只管交给侦察兵去打探。至于怎样判断侦察兵带回来的是真情报还是敌人作了伪装的假情报,怎样根据情报判断敌方的意图,怎样做出相应的部署,那就得考验主将的能力了。

    崔婺华有些怀疑,她看见的是真的松井石根和朝香宫鸠彦王么?她购买的历史学知识里有这两位的照片,对松井石根,她印象最深的是战后东京审判时的形象。那时的松井石根垂垂老矣行将就木,将那照片称之为玉照显然是在恶心人。此时出现在瞄准镜里的松井石根看上去年轻了十几岁,穿着一身笔挺的大将军服,精神状态与未来那个战败国的囚犯不可同日而语。崔婺华又觉得她不会认错,日军完全没必要安排两个人在那里扮演松井石根和朝香宫鸠彦王。不管松井石根出于什么原因出现在那里,既然罪魁祸首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射程里,哪有不打的道理?

    狙击(步)枪的枪口对准了朝香宫鸠彦王,崔婺华扣动扳机,迟到了七十年的(子)弹穿越了时空,向着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向着欠下无边血债的刽子手,呼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