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都市>可如易京师 > 第98章 少年童贯之野望
    垂拱殿廷议之后,关于沈括新的差使任命、昌国县的筹建、沈氏各府宅的启封、转塘庄园的交割自有内侍省持批红圣旨着有司办理。众辅臣纷纷向沈括表示慰问,等沈括逐一答谢后,见欧阳修似有话走,便留在众臣之后,再次与恩师见礼。欧阳修略有不快道,“存中,你身处险境,怎可妄言兴兵?”

    “耽罗之重要,远非别处相比,此地易守难攻,钳居北辽、高丽、日本之核心。耽罗原本是无主之地,东汉之时鲜卑人迁于此岛,陈寿在《魏书东夷传》中记之为州胡,其人畏我华夏强盛,故攀附于高丽,而今其国已立,其国主亦有归化之心,合当取之。”

    “我大周富甲四海,何需与高丽、日本争利?穷兵黩武实非治国之道。”

    “老师,我大周人口逾亿兆,物产、船运实非往朝可比,正乃效仿汉唐,华夏文明泽被诸国之时,若固步自封,藩夷习我兴国之策,我大周危矣。”

    欧阳修知道沈括进取之心已坚,自己这些年也有些精力不济,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沈括见欧阳修不满,心中也有些无奈,见旁边的小宦官捧着二品官服已站了很久,便跟随至一偏殿更了官衣,正准备出宫回府,小宦官突然壮着胆子开口问道,“沈计相,伐辽之时,可否将奴婢带上。”

    沈括诧异地看了小宦官一眼,依大周律,宦官不得干政,这小宦官也太过胆大。小宦官红着眼睛说道,“奴婢合家为北辽所杀,只余奴婢一人被贩卖入京,净身作了小黄门。奴婢平生所愿,便是大周强盛,覆灭北辽。”

    沈括感念其志,便开口问道,“吾记下了,少官如何称呼?”

    ”不敢,奴婢内侍省少侍童贯,字道夫。”

    沈括见这小宦官年仅十四五岁,便已居少侍之位,又自取字号,显然在大内有靠山,便随口问道,“吴常侍是你何人?”

    “回禀沈计相,吴主管正是我干爹。”

    沈括点点头,不再多言,出宫而去。

    沈家的管事下人们,并未走远,沈四、沈林等人带着护院、丫鬟住在沈氏工坊掌柜的一处别院。如今沈括到京,没有半天时间便官复原职,开封府的差人也赶紧取下沈府及各店铺的封条,沈家此难就算侥幸通过了。

    沈家喜气洋洋整理收拾沈府不提,沈冲在司马光府见到了前来拜访的父亲。沈括身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亲家,因在钱塘服丧,并未参与婚礼,如今王安石已在朝堂相见,司马光赋闲在家,只好专程登府请罪道谢。

    司马光与沈括政见不同,但私交甚笃,又结为了亲家,自然言辞恳切,无话不谈。沈括将廷议简要说了一遍,司马光问道,“存中出使耽罗招降匪教,可有把握?”

    “吾知张天端为人,吾料其之心志只在北辽,但依耽罗之地,何以能与北辽相抗,故其迟早降于我大周。”

    “吾此刻不担心匪教和耽罗,吾只担心北辽,”司马光忧心忡忡地说道,“北辽军马休养了一个春夏,正是膘肥马壮之时,既与我朝和谈,便只能在耽罗兴兵,否则一来失了颜面,二来也不便于保持辽兵战力。”

    沈括皱着眉头说道,“君实兄所虑甚是,这点吾倒未深想。”

    “出使辽国,最大的收获就是,辽人虽有不和,但其国力犹胜我朝,实乃我心腹大患,朝中诸相公不可大意。”

    沈括不以为然的点点头,他自然知道司马光因出使辽国受挫,难免会对辽国心生忌惮,他认为的国力可能也只是纸面上军事力量的对比,他怎么能知道变法后,大周军事力量已今非昔比,而大周的商业、工业的发展又是北辽难以抗衡的另一座大山,若两国交战,大周有胜无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