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修真>香港大亨 > 第十一章 怡和大厦
    位于香港中环康乐广场1号,楼高52层,由香港中环大业主置地公司兴建,于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楼,在1970年代曾经是香港及东南亚最高的建筑物。

    怡和大厦作为本港第一幢摩天大楼,以独特的圆窗设计见称,成为香港的地标,迄今未变。圆形的“月洞门”窗户,秉承了中国优秀的建筑传统,临窗远眺,维多利亚港和太平山顶别有韵致的景色,一览无遗。

    圆形的窗户设计是怡和大厦的特色。大厦高层为办公室,低层设有商场及美心集团旗下食肆,邻接香港交易广场、香港邮政总局及地铁香港站,并以行人天桥连接。

    怡和大厦位处黄金地段,交通便捷,吸引力自然是无与伦比,不少国际和本地的大机构均是怡和大厦的长期租户。这对于张毕玄来说无疑能让他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众多的杰出人士,发展高层次的人脉。

    怡和大厦前称康乐大厦,八十年代末,怡和集团总部搬迁至康乐大厦,并易名为怡和大厦。怡和集团成立于1832年,是以亚洲为中心的跨国集团,在全球雇有15万名员工,业务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的业务包括金融服务、超级市场、消费市场拓展、工程与建筑、汽车贸易、房地产及酒店业等。怡和集团在香港设有怡和公司,是香港拥有雇员最多的企业。怡和洋行在香港拥有相当的业务,属下子公司包括置地、牛奶公司、文华东方酒店、怡和太平洋、怡和汽车;投资的业务包括有建筑金门建筑、地产置地、航运香港空运货站、怡中机场服务、香港货柜码头、零售惠康超级市场、711,izzahut、美心饮食集团、投资银行、酒店文华东方、保险等等,员工总数超过十万。怡和在香港以外,在东南亚地区及英国亦有其它投资。怡和集团的主要业务在怡和控股名下。怡和控股同时持有同系怡和策略的大部分权益。而怡和策略则交叉持有怡和控股的大部份股权。这种交叉互控方法,让集团管理层能以很少的股权即稳定控制董事局,防止被第三者收购。

    怡和集团大班对张毕玄这个人很感兴趣,所以,张毕玄很容易谈妥租用办公楼的事情。

    桌上两杯飘着茶叶的的精致陶瓷差杯,张毕玄轻品了一口,其实他不喜欢喝差,也很不错茶叶的好坏,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满脸陶醉的神情。

    “这是你们中国最好的茶叶正宗的大红袍!”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不逊色于传统的中国人。

    张毕玄笑道“如此金贵的茶叶用来招待我,我却无以为谢,真令毕玄感到很惭愧!”

    “对于您这个连续中六期彩头奖的人来说,绝对有资格享用地球上任何奢侈品,因为您本人就是奇迹!其实,今天我看到就想问您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多次走大运!”

    张毕玄矜持的笑了笑,说道“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希望您的公司和您个人从这里走想辉煌!”亨利西泽克热情的对张毕玄笑道,并和张毕玄拥抱,“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谢谢!承蒙亨利大班吉言!站在您这个巨人身边,任何人都会努力变的高大一点!”张毕玄说道。对于身为怡和大班的亨利西泽克张毕玄表示了尊敬,不过也许这种尊敬并不能维持多久。

    交谈了片刻,张毕玄告别了亨利的办公室,手手拿着一份长期租用办公楼的合同。

    门打开,周美丽一言不发的和张毕玄走到电梯。

    “为什么要找鸦片贩子租写字楼?香港难道就这一家写字楼了?!”周美丽非常不满意的问道。怡和集团前身为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一家老牌英资洋行,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清朝时即从事与中国的贸易。由两名苏格兰裔英国人威廉渣甸及詹姆士马地臣创办。怡和洋行早年参与对中国贸易,主要从事鸦片及茶叶的买卖。林则徐禁烟时,怡和的创办人威廉渣甸亲自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满清开战,亦力主从清朝手中取得香港作为贸易据点。许多中国人对于让中国蒙受百年耻辱历史的鸦片贩子记忆尤其深刻。

    张毕玄愉快的说道“要成为亿万富翁,需要和亿万富翁们在一起!而且,中国是在冉冉上升,而英国影响力却在萎缩。迟早我们中国人会把失去的赚回来!”

    全球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问安东尼罗宾

    “我认为我的聪明才智和能力并不比你差,而且我所交往的朋友都是百万富翁,可为什么你能成为千万富翁,我却只是百万富翁?”

    “问题的关键正如你说的,因为你总是和百万富翁在一起,而我总是和千万富翁在一起。”安东尼罗宾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