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修真>穿到八零年代搞科研 > 买电脑 梦想开始的地方
    81年的时候,牛仔裤还刚刚流行,广市第一棉纺织厂的“牛头”牌牛仔系列还没打响知名度。

    这家店正是“牛头”牌的牛仔裤。

    不得不说,佘小果还是挺有语言天赋的。她原本没说过粤语,只是勉强能听懂,火车上的突击训练,让她能与老板交流顺利。

    佘玲眼睛瞪得大大的,她几乎可以说和佘小果一起长大,佘小果什么时候会粤语了?她表示有点方。

    秦归好不容易把普通话学会,交流无障碍了,没想到佘小果转身说起了粤语,他表示一句没呼懂。

    佘小果却与老板相谈甚欢,大手笔拿了六百条裤子,大部分是牛仔裤,喇叭裤只有两百条,每条裤子是四个码,她每个码拿了两条。

    老板姓张,张秋萍,已经将近五十岁了,作为老广市人,她怎么会听不出佘小果粤语讲得生硬,只是她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并不像某些批发商,能宰一个算一个。

    看佘小果要得多,她主动给了10元一条的批发价,还给佘小果包送到B市,佘小果毕竟是第一次合作,也不敢叫对方发,一番讨价还价,让对方每条优惠5毛。这样的牛仔裤,佘小果有把握,至少能25一条卖出去。

    选好裤子,佘小果要了张秋萍的联系方式,又问张秋萍哪家的衣服和鞋子、包包好。

    佘小果想好了,她要做特色,单卖一条裤子赚不了多少钱,但是给顾客搭配好,顾客从衣服到裤子、鞋子、包包一起买了,她赚的就多了。

    张秋萍给她各介绍了一家,佘小果每家店都拿了一些货,并不如裤子拿得多。

    全程佘玲和秦归都没怎么说话,就看着佘小果一顿操作猛如虎,轻松花掉八千五。

    从夜市出来,夜已经深了,秦归力气大,一个人扛着两个大袋子,而佘小果和佘玲,每人吃力地拎了一个小一点的袋子。

    刚出西湖路,一辆黑色的小车停在三人面前,三人正自警惕,车窗摇下来,佘小果见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身精英打扮的龚靖轩,对方一身浅蓝色衬衣,与时下的那种工装蓝不同,颜色更浅,头发虽然没有用发胶,却也梳得很顺,显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

    龚靖轩抿嘴一笑,“真巧,在这里遇到你们,还以为要在京市才能见到你们。你们在哪住,我送你们去,明天一起回市?”

    佘小果很惊喜:“真巧!”

    秦归立即冲到前面,挡住对方的视线,“你谁呀!”

    龚靖轩走下车,“你好,我是龚靖轩,小果的邻居。”

    说着,他就去帮他们提东西,后备箱放不下这许多袋子,只好放了两个到后座。

    秦归抢了副驾驶的位置坐上去,显然不想让龚靖轩与女士们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