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修真>穿到八零年代搞科研 > 月考第一 康勤说要跟她比比,看下次谁拿第一
    值得庆幸的是,佘小果早有准备,她拿出出货本,上面有刘老板的签名,证明刘老板收过两箱汽水。

    佘小果指着本子上的签名,“刘老板,您这事可不厚道。走,咱们上派出所分说分说?”

    刘老板顿时从有恃无恐变成了一副笑脸,“小姑娘,钱我给,你看我学得我们还是可以继续合作的。”

    佘小果收了钱,却不肯再合作,“不好意思,刘老板,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诚字,你今天想贪我两箱汽水的钱,怎么知道没有下次。”

    她头也不回地走了,徒留刘老板叫唤着。

    试卖之后,最终有七家决定跟佘小果合作,除了余婶子和伍国雄,还有国营饭营和其它四家。加上黎妈妈的缝纫店,一共是八家。佘小果又给罗科长打了个电话,罗科长答应只要她每月能销出一百箱,进价能给她再优惠两分,佘小果的利润顿时翻了倍。

    佘小果周末也不卖了,只管收钱送货收货就行。她跟佘玲开玩笑,“我现在赚的就是搬运的钱。”

    佘玲哼笑:“我可没见过能赚这么多的搬运工。”

    佘小果有了余钱,不仅给自己做了件棉袄,也给佘玲做了件。棉袄穿上身,让佘小果想起后世在电视里看的相声,总个一土妞。

    这话佘玲不乐意听,“哪里土了。小果你不知道,我觉得你出落得越来越水灵了。”

    确实,因为营养跟得上,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加上佘小果注意防晒,佘小果已经比几个月前白了很多,她本身五观长得好,如今也抽条了,她量了量,都已经一米五五,该凸的地方凸,该翘的地方翘。如果能再长几厘米,佘小果就更满意了。

    想起父母和妹妹们也没件像样的棉袄,只是父母肯定舍不得做,她先斩后奏直接给几人买了布,寒可金说周末回去一趟,她请寒可鑫帮她带回去,让李桂云自己做。

    一起带回去的,除了布,还有二百六十元,是佘小果订出去的剁辣椒的钱。

    其中余婶子是她自己主动找佘小果问什么时候还有剁辣椒,她要一百瓶。

    佘小果想汽水在国营饭店消得不错,剁辣椒可能用得上,就带上一瓶样品过去给那位姓陈的女经理试了试,经理当下场说要两百斤。只是她嫌瓶子太小,让换成大瓶子,佘小果就说有十斤一瓶的,这样一来,成本也降了,卖价也低了,二百斤只要八十元。

    佘小果回头又问曹姐,看要不要换大瓶,曹姐直接加了一百斤大瓶的。佘小果请曹姐帮她留意一下自行车、收音机还有电视机的票。曹姐答应了。

    佘小果问余婶子要不要换,余婶子一听可以省掉二十元,哪里不答应,全换成了大瓶。

    回去的时候,佘小果顺便去了新华书店和邮局,打听能不能订《计算机世界》。在她记忆中,这本杂志正好是十月创刊的。可是不管是新华书店还是邮局,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有这个杂志。

    看来还得再等等。

    佘小果有些失落,感觉想要实现梦想有点难。结果一没注意,快到家了,自行车撞电线杆上,虽然人没受伤,自行车却怎么也不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