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穿越>盲世行 > 第二十六章 路标
    援军中并不完全都是笨蛋,虽然信息被天北骑兵隔绝,让他们并不能准确的知道列同要塞附近的战况,但是陆续几只援军失利的事情还是由败兵们传递出来了。北方防线最外侧的六座城池一日三惊,但出援的军令不可不尊,于是在经过了反复商讨后,他们决定尊原北方军校尉,现乌城守备校尉白封为首,汇合六城援军后,缓缓向列同要塞推进。

    白封针对自己麾下多为步卒,而天北军多为骑兵的特点,赶制了大量的弓矢,用强弩射住针脚,依靠厚重的枪兵阵型结成方阵。于是六城共计派出的七万援军,被结成了三个大型方阵,呈品字形缓慢向前推进。

    白封的观点很明确,如果列同要塞破了,那么自己赶得再快都没用,如果列同要塞没破,那么晚几天也无妨,反正自己也是最后的援军了。因此六城援军自汇聚以来,就没有从方阵行军中解散开来,哪怕一日只能行进十几里,哪怕进五里退三里,不会放弃自己的防御阵型。

    用乌苏祥檀的话说,来了一只大乌龟,摆出了乌龟阵,再用乌龟的速度向我们慢慢爬过来了。

    天北军不断依托骑兵的机动优势挑动这只巨大的乌龟,希望通过不断的骚扰拉动它的阵型,为自己的冲锋创造条件,但是在白封这样的老油条的指挥下,不论天北骑兵如何挑衅,或者假装冲击军阵,六城援军都只是通过远程强弩将前来骚扰的天北军抵挡在射程之外,自身并不受干扰的缓步向前。

    这个时候,乌苏祥檀才认真了解起他的新对手,白封。

    白封,世代服役于北方军的白家当家之人,内战爆发前,白封就北方军步卒的百人队长,在针对天北草原的扫荡作战中,因作战英勇指挥有方,被晋升为千夫长,只可惜在内战的前夜,白封所在的队伍被数倍于己的天北骑兵冲破了阵型,虽然白封努力维持了最后的核心方阵不破,且战且退,退回了破俘要塞,自己却被砍断了左臂,不得不遗憾退役,被派往乌城,成为了治安军团守备队校尉。(北方由于常年处于战区,因此守备队的编制大于内地,主官也不再是县尉或者地方武官,常用退役军官出任。)这次六城联军,也就是看在白封经验丰富,并且非常擅长以步对骑,从而决定由他指挥。

    不多久,乌苏祥檀和他的幕僚们就发现了这个乌龟大阵的弱点,那就是不管出门的时候带了多少补给,他们都难以从骑兵环绕的战场中得到更多的补充,后方的物资也绝无可能在没有骑兵掩护的情况下送上来,那么不管是军粮,还是强弩的弓矢,都是有其极限的。在一个小山坡上,远观了六城联军军势的乌苏祥檀决定采用消耗的办法,让六城联军走入绝境。

    “击破敌阵后,不要使这个白封走脱了,一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个是个会打仗的,跑了会很麻烦。”是的,对于兵锋鼎盛的天北大太子来说,白封要是跑了,也只能是一些麻烦而已,都算不上困难。

    白封是个打老仗的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亲自坐镇品字形打针的凸出方阵中,精确的计算着自己还剩下多少箭矢与军粮,精心维护着士气,在天北军冲击的间歇,还不忘与将士们讲故事,讲自己当年在草原上如何一刀一个天北人,让士兵对这场战争重新燃起希望,是的,白校尉如此说,只要你有勇气,听军令,我们就每天走上十几里地,放放箭,天北军就拿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白封的指挥下,乌龟大阵一直挪到了离列同要塞不到十里的地方,前方一片开阔,而六城联军也的确如乌苏祥檀所说,弹尽粮绝了。

    其实六城联军的士兵并不太绝望,毕竟号称北部第一要塞的列同要塞已经在望,城内有丰富的给养,有舒适的营帐,有热汤,还有整整三十万北方军团。只要他们一靠近列同要塞,和城内的北方军团内外夹击,不说直接击溃天北人,至少被接应进城时毫无问题的。

    士兵们鼓起最后的勇气向城内进发。

    当最后的弓箭被射出之后,离城不到五里了,军阵中的信号兵拼命的挥动信号旗,告诉了城内他们的番号和来意,要求北方军团出城接应。

    不久,他们得到了回音:无法证实身份,开城出击风险太大容易被天北军所趁,若是援军,则自行进城。

    白封在得到回复后犹如被天打雷劈,我们可是来救援你们的啊。谁是自己人难道看不出来吗?要塞内难道是一群瞎子或者弱智在防守?当然,要塞内的守军不可能是瞎子。

    没有弓箭的步兵阵不可能挡得住骑射的天北军,白封只能下令,由仅有的三千骑兵打头,尽可能突破敌阵,然后大队的枪兵跟进,扩大缺口,跳荡兵向两侧攻击,和敌人的骑兵混在一起,阻滞对方骑兵的冲击力,希望在自家骑兵和跳荡兵消耗干净之前,人数最多的枪兵阵能够突破到城下,哪怕不能进城,也能获得城墙上的强弩的掩护,算是能保住六城联军的一些骨血。

    三千骑兵出动了,谁都知道,天北人不喜欢俘虏,如果真的要投降,那么就会做苦役到死,或者死在某一次攻城战中,以炮灰的身份。

    当六城联军骑兵呐喊着冲向数十倍于他们的天北骑兵的时候,谁都没想到,那个老谋深算的乌苏祥檀这几天也没空着,他在城外修筑了不计其数的绊马索,陷马坑,在自家骑兵背后的位置垒砌了胸墙。这些本来是防着城内的北方军团突围而准备的,想不到先一步让援军品尝了滋味。

    六城联军的战旗最终倒在了离城三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