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穿越>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
    其实两府虽然简单,人才却比去年更胜一筹,在君子党当中,庞籍、文彦博都算是有吏治之能的。当然,不能算德操,故郑朗樊楼宴中,只有富弼、蔡襄、王尧臣,外提了一个王素,这几个人不但有能力,私心不重,可以选择为战友,不会在后面放冷枪。

    两府诸位大佬当中,陈执中也不算太差,大宋稍稍欠缺,打酱油的王贻永,但人家就是摆烂,可以放在一边。若是调度得当,富弼再调回来,这个两府也是一种接近理想状态的两府人员配置。

    但谁能说清楚呢?

    郑朗一直进入京城,都没有想清楚。

    先到东府交接。

    宋庠淡淡说了一句:“恭贺。”

    至于是恭贺他有可能的首相,还是恭贺贝州大捷,不太清楚。

    回到家中。

    家中有客人,樊月儿的父亲。

    郑朗客气地说道:“见过翁翁。”

    “不敢,”樊父欠身说道。对这门亲事樊家很满意,尽管是小妾,可就是小妾,郑朗也相敬如宾,不算太委屈了女儿。但因为有了这门亲事,几乎没有一个人敢觊觎樊家的产业。

    “请坐。”

    两人坐下,樊父来说一件事。

    关于种籽的事,培育好几年,到了开始收获的时候。刻意选择一些地段进行正常的密种,最高的亩产达到两石六斗。

    “好啊,”郑朗说道。

    在恩州,刻意问过许多农民的收成,亩产两石就是高产田了。实际不可能的。整个北方亩产两石不足,这是指两季总收成,也不是一季只有一石,还有部分耕地轮耕,宋辽边境寒冷地区只有一季,加上灾年。正常年份,一季麦子收成只能保持在一石三四斗。

    这个同样有上升空间的。

    后世的种籽与化肥等等,不想了,但可以与民国相比较。彭老总的一分地九十斤麦子同样不想,然而在那种落后条件下,麦子产量已经上升到三石多,高产田能达到六石,造成这产量的变化,一是精耕细作,二是种子的进化。

    对育种。郑朗看得很重。

    樊父问道:“这些种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