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狂瀑>穿越>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四百零九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
    韩琦在路上喋喋不休。就算朝廷想要议和,行知,你也不能说啊,本来那群大臣贪生怕死,你是坚定的主战派,这一说,更助长了他们的势焰,还打什么打,不如早点和平,省得牺牲将士,浪费国家财帛。

    郑朗心里面嘀咕,我也不想,但国家是你说的算,还是我说的算。赵祯说的都不算!

    可对韩琦这一点,郑朗颇为欣赏,史上西夏进攻镇戎军时,韩琦最后得到的消息,王沿没有派人通知他,主动派大将纪质率数千士兵前来支援。无奈与其他三路相比,秦凤路兵力太少。纪质率部来到瓦亭塞,听到葛怀敏战死,于瓦亭寨扎营迎敌,击退西夏军队。因为兵力少,不得不撤回。韩琦又派总管许怀德率十二营人步军驻扎在凤翔为以策应。只是他手中的兵力少,这一战成为真正打酱油的。

    与韩琦相比,范仲淹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比泾原路王沿还要早。但反应有些迟钝,直到定川砦大败,元昊兵指长安,范仲淹才派李丕谅与张建候往原州策应,自己率六千人马由邠泾支援。范仲淹不会藏有私心,这是他军事思想造成他的犹豫不决。随后庞籍派王信与狄青前来救援,多有斩获。正是几路配合,使元昊不敢长驱直入,在陕西内陆转了几转后,返回西夏。

    非要问为什么雨后补渠,在西夏军队与泾原路兵马悍战之时,这几路军马在干什么?那就是钻牛角尖。

    郑朗看重的是韩琦这种精神。

    若全部成为苟且偷安派的大臣,宋朝整个失去进取之心,郑朗一人怎么努力?

    这种态度还反应到现在,范仲淹虽答应了,观望气氛很浓厚。韩琦接到信后,立马赶来,主动将大部军队筹备,积极应战。虽杏儿说他抢功。这也是一种态度。庞籍至今还没有回话。估计在打算盘呢。去年失去机会,然而今年不同,又有契丹人之逼,怎么办?新的问题又上了心头。庞太师可能越想越是苦逼。

    对庞太师的军事思想,郑朗更不会抱有希望。

    反正通知了,你乐意捡便宜抓紧捡,不捡也不能怨我未说。

    韩琦刮躁得不行,郑朗问:“高屋建瓴出自何处?”

    “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这怎么能难倒韩琦呢?但立即说道:“行知,错也。高屋建瓴固然美妙,也有逆水行舟,通达彼岸。越是逆水行舟,大家越是团结,船夫驭船,纤夫背纤。船只才能溯流而上。行知都退缩了,难道我朝永远苟和?先是屈辱于契丹,现在居然屈辱于一个小小的西夏?”

    这又是一个观点。

    但也不能说完全正确。西北战役过后五年,包青天出山,时任陕西转运使,还曾上书,缘西鄙用事以来,关中生聚凋残之甚,物货踊贵。影响那么长时间。

    要感谢郑朗,因为郑朗的举动,无论粮或者钱帛,比史上要好一点。但三年多战役打下来。国家财政吃紧,百姓负担沉重,还是改观不了多少。

    这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估计与韩琦说也说不通,郑朗只好说道:“稚圭兄,也不是我不想打,在北方我做了安排。”

    这件事到现在才向韩琦吐露真相。

    “契丹会如此鼠目寸光?”韩琦不大相信。

    “拭目以待。”